「當然是地,銀子總會用完的,說不定還會被人搶了去,但是有了地,只要好好耕種,總是餓不死的。」
村長夫人聽著這話感覺有些奇怪,但是也沒多想,畢竟李村長再三交代她這是糧商,一定不能得罪了他們。
徐京墨發現他還是低估了田地對於百姓的重要性。這不是現代,而是靠天吃飯的農耕時代,除了農耕,普通老百姓甚至找不到其他法子去賺錢,對於他們來說有什麼是比吃飽肚子更重要的嗎?
不過月余,他們跑遍了十四個縣,大體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徐京墨不再耽誤時間,趕回府里,洗去一身的風塵才去見自家的妻兒。
小時謙的滿月,他沒能趕上,再見兒子,已經比出生時大了許多。看著他那黑葡萄似的眼睛,心裡就軟軟的。
握住兒子的小手,抬起頭來看著妻子,「阿辭,辛苦你了。」
南宮雲辭笑了笑,只是倒了杯茶遞給他,「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
「各處的情況都差不多,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在浪費什麼時間。也許新的章程依舊不是盡善盡美的,但是只有先做了才知道問題在哪裡。」
不能影響秋耕,到
手的糧食比什麼都更能讓百姓安心。
南宮雲辭早就猜到會是這個結果,只是她知道他心裡總有一些美好的想法,所以她什麼也沒說。在面對利益時,禮教也是被放置一旁的,「那你準備怎麼做?」
「今年一畝地都不分,所有人自願報名劃分耕種的土地,明年按照畝產評定優劣,根據優劣的結果和人數去分地。」
「良田與差田相距甚遠。」
「所有田地分為上中下三等,想要一畝良田必須先認下三畝中田、兩畝差田。」徐京墨之前做耕地普查時,不僅僅是重新核實了耕地的畝數,更是核對了耕地的質量。
漁陽的耕地上中下的比例約莫是2:5:3,故而徐京墨做了那樣的劃分,恰好五畝地便是王家娘子那樣的人家也能承受的了。
第一年的耕種,就等於所有人為朝廷耕種,給他們發固定的口糧,看起來就是所有人都是朝廷的佃戶。他不會告訴他們第二年將會根據第一年的耕種結果分配土地,只會告訴他們畝產超過基準值以後有額外的兩成獎勵。
比如平均一畝地產出八石糧食,張三家產出了十石,比平均值多了兩石,那麼每一畝地他們就能多分到二十四斤的糧食。
「不設下限?」
「不設,這樣才好試出人性。」旱澇保收的情況,一定有不少人會偷懶,可以不要那多的兩成獎勵,反正也能填飽肚子。
南宮雲辭擔心耕地被荒廢掉,「你給的保底不要太高,不然可惜了那些莊稼。」
徐京墨不笨,被她這麼一點就知道了問題所在,「你說的是。阿辭,你說朝廷若是規定,這些無償分得的地,他日只能賣給官府如何。」
「你是擔心有人護不住這些地?」
「是。」只能賣給官府,賣給官府以後就是國有土地,那些心術不正的人再怎麼惦念也得不到這些耕地。若是應急真的需要賣地,那也能得個公允價。
南宮雲辭覺得此法甚好,從根源上杜絕了搶奪的可能。
徐京墨想的不止於此,監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監督要怎麼實現他還沒有想好。單一的監管權會滋生腐bai,要讓監督權為了公平公正才好。
呂布政使收到徐京墨信,仔細一讀,才明白為何這個年輕人能被問閣老、陛下這般讚賞。他提出一個建議都是先去實地看過,了解清楚問題,再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不僅如此,他更是一個心懷百姓的地方官,他會設身處地地考慮婦孺、考慮這些弱勢群體。
他隱約記得徐京墨並不怎麼贊成性本善的說法,現在看來這是有道理的。其實,他自己又何曾真的相信性本善呢?
他當即批覆,然後派人快馬加鞭將文書送交給他。徐京墨說的對,決不能影響了秋耕。
等二興村的人看到官府貼出來的告示時,心裡的落差別提多大了,就連李村長心裡也好受。相比之下,王娘子這樣的人家心裡反倒更踏實,他們本就沒覺得能分到多少,還一直為了這一點東西擔驚受怕,現在這結果,只要勤快些,日子肯定比之前要好。
徐京墨抽調了金吾衛的人和各縣的官員一起去劃分責任田。與所有人把說清楚,既然是「責任田」,那麼就要好好種,要是讓地荒了就要挨板子,至於各家要多少畝「責任田」,全憑自願。
責任田的產出就是他們明年的能分多少糧食的基礎,每畝地都有個保底的分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