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們想姓常。」盼娣道。

「可你們......」常苒抿嘴難啟言。

「就算小姐不收我們身契,我們也想侍候小姐。安叔、子卓、四時哥都姓常。我們也想姓常。子卓說他是幼時被收養的孤子,我們如今亦是孤女,只求小姐准予,求小姐收留。」兩人跪在一處,齊齊叩首。

「不。你們不知干係。姓常不好。」常苒只差把緣由說出口來。

「小姐不應,我們便不起。」招娣道。

「你慣會威脅於人。我可不是那等心軟之人。那便跪吧。」常苒反而不吃這一套來,坐下身子冷眼看著。

「我們並非此意。」招娣急道。

「這般,戶籍不好辦。你們日常先叫著,若有一日不想改了,也不麻煩。」常苒心中仍是不想連累她們。

兩人先應,自此,水招娣自叫常沐秋,水盼娣自叫常沐菊。

【作者有話說】

注,引用:唐代詩人元稹《菊花》原詩: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宋朱熹《伊洛淵源錄》卷四:「朱公掞見明道於汝州,逾月而歸。語人曰:『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

第68章 凌安學府,知縣府

◎世族大家,聯合。長公主命:看著為次,相攪為宜。意圖分崩,無法勾連。卻遇歹人,欲奔蘇家小姐。◎

一切安頓,常安預備帶著兩人啟程回京。忽的一拍大腿,急道:「小姐,您要及笄了。我在京時還想著呢。一切都備下了。可都在京呢。我這......收到您回府消息,一忙給忘了。這可如何是好。」

「無妨。左右還在孝期。三年至孝,若有人上門,便這般回復,即可。」常苒極平靜。

此話似一瓢涼水,痛澆常安頭上。「唉。那可是,一生只此一次及笄之禮呀。夫人逝世,正一年已過。小小操辦......」

「母親也只一位呢。」常苒打斷,說罷淚眼瑩瑩。急忙側過身去,面朝牆壁才堪堪止住。

沐秋、沐菊二人相互一對眼神,便過來抱住常苒。

「是老奴的錯,不該提及。」常安後一嘆,便退出了去。

常安啟程,正錯開小鐸千里送信。

常衡的信,上寫:吾妹切切,安到否?聽聞安叔親送,心安。已算時日,吾妹及笄之時,亦各天隔。想學旁人送禮,卻覺無銀。既錢銀盡歸妹管,既自行安置,勿忘署名為兄之贈,待日後莫言兄苛。記,唔要苛待己身。

常苒看後,不覺生笑。

常苒看著小鐸問道:「你是雲芙閣的?一人奔襲?」

「是呢。我叫常鐸。」常鐸看了看屋內無人,才俯下身到常苒耳邊說,「小姐。韶華娘子是我去辦的、她現在所居......」

「我不想知道,你也忘了。自來便無此人。」常苒急忙打斷,後也看向門處。

「是是。小的唐突了。」常鐸急回。

「你來的正好,我還想給哥哥寫信呢。正好你認得路。你,休息兩日吧。」常苒忽而改口。

「不累不累。我腳程快,信件放我這您放心,睡覺我都醒著神。」

常苒輕笑回:「都睡了如何醒著神,哥哥能叫你送信,你定信得過。只是此次不止信件,我還想送壺酒。此刻時辰還未到。還是歇兩日再說。」

......

常鐸啟程之時,常苒仍是不放心。盛酒的罈子先用網兜子擔著,外又用布,還叮囑最好不要傾倒。但也要緊著人,若是有什麼便顧著人就行。畢竟信還在身上。

「行了,您回吧。這都送到街上了。我記住了。您放心,人在信在。」常鐸仍是笑回。扯馬緩行。

「街上別騎那麼快,小心傷人。」常苒仍不住囑咐。

「知道了,知道了。少爺都放心呢。您別操心了。」常鐸回頭道。

子卓亦笑,同常苒道:「小姐不用囑咐了。您說了,他也是我行我素慣了的。等出了您這眼前,只怕就會駕馬狂奔了。他最喜出府踏青了,這可不就合了他意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