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羨卻按下她:「錦娘, 你若不回去, 首相那邊的人知曉我們因為黨爭出外,反而對小輩體恤。你不知道朝堂上往往斗的厲害的人,私下關係未必就不好。你這麼一回去, 恐怕適得其反。」
錦娘恍然, 但她想的是另一件事:「兒子若是外放,婚姻大事呢?所以我還是得回去。」
「娘子, 你就這麼兩個月就能挑一位稱心如意的兒媳婦嗎?顯然是不能的。到時候再挑一個面上裝的好的,似我嫂子那般的人, 看你下半輩子怎麼辦。我們先去信給親家一封信, 托他照看咱們兒子, 錦上添花的事情誰不願意做。若兒子能夠留在汴京,你就在洛陽或者汴京擇一淑女,豈不是兩全其美?」若說蔣羨之前讓妻子跟著來是使用計策, 但現在卻是真的為了長子考慮。
你做大人的在京里, 外人還不好插手,若你大人不在,多的是人願意錦上添花,希望趁著孩子年紀小能記下他們的恩情。
錦娘聽懂了,她和蔣羨都分別寫信送往汴京。
不過, 她還是道:「等兒子的任命下來, 我還是得回去一趟,總得看看他。」
蔣羨沒說話,他心目中妻子的安危在首位。
再說寧哥兒這邊省試中了之後, 很快接到他爹的來信,他心裡清楚,做人可以學娘,做官上他得多聽爹的意見。雖然外面人說他爹做官操守,並不是很好,可是自從他出生以來,家裡反正是越來越好了。
展開信之後,他就送信去了魏家。
原本他還有些不好意思上門,因為他省試過了,姐夫魏七郎沒過。這事兒本來不在他預期之中,他本想省試失利後去洛陽體會一下古都風貌,還能結識一下名流,和爹娘一處多好,沒想到自己殿試出來,恐怕就要授官。
反而是姐夫和姐姐成婚三年,好容易收心讀書,雖然也不過二十一歲,還是很年輕的年紀,但他求功名心切,如今事與願違。
關鍵是自己還一直說要去洛陽,反而姐夫說了一番為官之道。
殊不知魏七郎聽說小舅子過來,有些尷尬,但還是和筠姐兒說了一聲出去相見。筠姐兒知道丈夫心裡不自在,倒不是對著弟弟,而是因為他年紀大些,反而不如比他小的人。
但這樣的情緒,也只能她自己紓解了,旁人是沒法子的。就像當初舅舅魏揚和郝二郎也是一樣的,舅舅中了,郝二郎這樣的官家子弟卻沒中。
一直到數年後,郝二郎今科才中,也是吊尾,但好歹也是中了,和自己弟弟倒是同科了。
寧哥兒親自得到魏相撥冗相見,遞了信,又和魏七郎過來棲霞院說話。
「你也不過來,你姐姐惦記你呢。」魏七郎現在也平復了自己的心情。
寧哥兒笑道:「這不就來了麼?主要是我爹娘囑咐我,科考完不能去別的地方,就怕發生什麼意外。」
魏七郎聽了,也贊同:「是這個理兒,等東華唱名之後,我和你姐去金梁橋,先幫你招呼,放心吧。」
二人說了幾句話,寧哥兒才起身道:「我就先告辭了。」
「你殿試那天我送你過去。」魏七郎抬了抬下巴,還是和以前似的。
寧哥兒道:「外祖父說要送我過去呢。」
「他老人家年輕的時候還成,現下那些馬車橫衝直撞的,還是我送你去。」魏七郎拍了拍他的肩膀。
寧哥兒有幾分感動。
回到家中,舅舅魏揚過來了,外祖母正拉著舅舅叮囑。寧哥兒看到這一幕,心想他一直以為外祖母對自己娘親不錯,可現在看來,顯然是對舅舅更好。
母親做許多,才能得到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愛,舅舅什麼都不必做,甚至都不怎麼探望自己的爹娘,外祖父和外祖母依舊對兒子最上心。
自己爹娘對姐姐和他們兄弟都差不多,就像現在,他一個人在汴京省試殿試。娘是很想回來,爹卻給了準確的建議,把他前程託付給魏家,讓魏家施恩做這個人情,比娘回來合適。
總之,他自己將心比心,也難怪記得有一次母親和外祖母道:「您每次都先提起揚哥兒,您提起來的我一說,您反而發脾氣罵我了。」
其實他印象里的的很多事情,到了這個時候才明白,所以娘和爹還有對這個小家反而最好。
親人之間似乎都有這般難以啟齒的複雜感情。但無論如何外祖父母對他幾乎是隨叫隨到沒話說,舅舅也是對他也頗關心。
回過神來,寧哥兒看到魏揚朝他走過來,就是他自己看起來也有些沮喪。
「舅舅,您這是怎麼了?我看您神色也不大好。」寧哥兒問起。
魏揚擺擺手:「也沒什麼 。」
寧哥兒想大抵就是官場上的事情,舅舅如今一直在工部做事,他這個人其實還挺好相處的,性情頗隨和。但是真的拼搏進取,這點上就弱了些。
以前爹肯把關係給舅舅用,如今他馬上要殿試了,爹娘多半只肯把所有的人脈全部給自己沖了。這其中還是有區別的,舅舅的親事定的匆忙,他的親事爹娘卻不肯屈就,如此一想他就釋然了,人心多有偏愛。
就像娘似的,如果成日跟娘家幾個人打轉,永遠沒有自己真正的快樂。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