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那些留在身邊的孩子,這樣結婚簡直太讓他們省心了。別的東西都不用準備,就算他們回家探親,也就是兩邊親家在一起吃頓飯的事兒,別的儀式是不會再補了。
這還是耿棟和鄭學敏離家五年之後第一次回家。倆人都有點近鄉情怯的樣子。臨走之前,拉著知青點的夥伴們絮絮叨叨,也不知道家裡究竟變成了什麼樣。
雖然父母來信也提到了家裡的變化,但是沒有親眼看見,終究是沒有深刻的體會。
王富芝安慰她:「不管變成什麼樣,還是要親自看一眼。待的舒服就多待幾天,待的不舒服就早點回來。為以後的生活早做打算。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應該是讓自己活得更好。如果原來的家已經成了讓我們覺得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換一個家。明白嗎?可別鑽牛角尖。再說了,你和耿棟都結婚了,你們倆自成一家。只要你倆和和美美的,別的都不是事兒。」
鄭學敏點點頭。王富芝是個通透的人,她願意聽聽她的意見。
紀珊也跟著點頭,這世上從來都不缺明白人。
其實脫離原生家庭,也就是少分一份家產,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份家產不見得有多少。
可能心裡終究意難平吧。
和小夫妻一樣請了探親假的還有陸旻軒。他是每年都不辭勞苦要回去探親的人。
第238章 天選炮灰只想活著(18)
走前一天晚上,知青院聚餐,每個人都出了一些糧食,又出了一小塊肉,幾個女知青合作蒸了好多雜麵饅頭,又熬了一些香菇醬,這些香菇是跟村裡的大嬸兒換來的野生香菇,熬的時候在裡面加一點點肉,熬好了以後,抹一點在饅頭上,很香。
除了當晚吃的,每個人還能分一小瓶,留著以後慢慢吃。
紀珊作為掌勺的,分了兩瓶。
第二天一早,大家先送探親的三個人去公社坐車,臨走的時候,紀珊把自己的兩瓶香菇醬塞了一瓶給鄭學敏,又塞了另一瓶給陸旻軒。
「窮家富路,帶著路上吃吧。」
三人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車開了,紀珊也跑走了。
知青院的大家都很不錯,紀珊願意和他們好好相處。
她來了這麼久,沒看到大家之間有什麼矛盾,也沒看到有誰品行不好的。
頂多有人活潑點,有人沉默點,但是沒有挑事兒精,大家都拒絕內耗。
至於分開做飯這件事,王富芝之前跟她講過,大家之所以分開做飯,並不是因為矛盾,而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都不一樣,分開做飯會更自由一點。
「分開做飯是老陸提的。他家裡情況可能有點特殊,他自己分到的細糧是一點也捨不得吃的,每年回家探親的時候都帶回去。說是家裡有老人,身體不好,吃不了粗糧。但是他又不想占大家的便宜,就主張分開做飯,這樣,誰想吃什麼就做什麼。後來這個傳統就延續下來了。也不用顧忌到他。」
紀珊也注意到了這一點,陸旻軒平時吃飯比誰都糙。
這年頭,就算你有錢,也不見得能買到細糧。他願意省下自己的給家裡的長輩,卻不能額外占夥伴們的便宜。
而且紀珊還注意到,他也留了一點點細糧的,每回要聚餐的時候,需要大家都出點細糧,他能拿出來。
留下的知青們也要過年。雖然物資貧瘠,但是氣氛必須拉滿。她們要去郵局寄信、寄包裹,然後還要去供銷社採購。
十里梁特產的粉條和粉皮,成了送給父母的禮物。
王富芝笑著說:「來了這麼些年,還是第一次給家裡寄東西呢。」
她家就倆孩子,她是長姐。父母也不偏心,當年下鄉,是弟弟不夠歲數。
打從她下鄉,家裡每個月都給她寄錢寄票,弟弟也總是給她寫信,把自己攢的錢票寄給她。
她也想給家裡寄東西,可是十里梁確實沒什麼好寄的。好不容易有了點特產,她一下子買了不少,都給家裡寄回去。
其他知青也多多少少寄了一些。只有紀珊,斜挎著為人民服務的小挎包,站在郵局門口等人。
寄完東西,他們又去了供銷社。
公社其實並不大,郵局、供銷社、派出所,這些政府機構全都在一條街上。郵局和供銷社還挨著,大概是方便大家取了錢就去買東西,或者買完東西就去郵局郵寄。
紀珊手裡還有一些票據,撿著快過期的那些都花了出去,布、糖、肉都買了一些。老紀家的票就是普通的票據,是有使用期限的。不像部隊裡的那些,沒有日期限制。
韓瀟自己出錢買了一大張紅紙。
「咱們回去自己裁一下,弄副對聯貼在知青院門口。誰會寫毛筆字?」
紀珊舉手:「我!」
「行。那就交給你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