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又湊了點副食品券,買了點瓜子。真心不多,每人兩把就沒了。
知青們自己也分了一點花生,大家用做完飯剩下的灶灰燜一下吃,挺香的。
灶灰的餘溫,是農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還可以在鐵鍋里放點沙子,和花生一起炒。炒好的花生和後世的吊爐烤花生一個水平,好吃極了。
但是這會兒大家都稀罕鐵鍋呢,捨不得拿它幹這事兒。
整個知青院既熱鬧又悠閒。
年前幾天不用上工,粉條作坊也休息了。
每天都可以睡到日上三竿。起來吃完早飯,還能去爬一下十里梁。從知青院出發,二十分鐘走完緩坡,來到山根兒,三十分鐘爬到山頂。
這還是大家慢悠悠的結果,要是加快點速度,三十五分鐘就能搞完全程。
山頂上還有一座破敗的廟宇,是道教的玉皇廟,裡面的神像已經沒有了,廟門都被破壞掉了。
但是牆上的壁畫依然清晰可見。
十里梁這兒有大年初一早起爬山的傳統,不光是十里梁生產隊,附近的大王莊和小王莊,也都會來爬山,基本上覆蓋整個公社。
原來是為了燒香,求神保佑,現在,就是忙了一年的放鬆,也有不少青年男女在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的陪同下爬山相親,當事人互相看一眼,也不怎麼聊天,看上了就正式請媒人,看不上就當沒相看過,大家以後再也不提。
除了這點精神方面的意義,十里梁差不多算是一座廢山,它是一座純純的石頭山,山上最多的就是長得歪七扭八的柏樹,也就是看看而已,什麼用都沒有。連松樹都幾乎沒有,想吃個松子都找不到。
所以,除了大年初一,平時很少有人上山。大家農閒時都喜歡串門聊天,沒人會浪費這個體力去爬山。
不像這些大冬天閒的蛋疼的知青們,每天都要去爬一次。
對於他們來說,這些歪七扭八的樹和奇形怪狀的石頭還挺好看的。大家每天爬爬山,鍛鍊身體,呼吸著帶有柏樹香氣的空氣,走到山頂吹一吹刺骨的冷風,就很提神醒腦。
紀珊這邊過的挺悠閒,但是自從她走了以後,京城紀家的日子就一直不怎麼太平。
原主臨走的時候說的那番話,到底還是在二姐夫常國營的心裡紮下了一根刺。
當天他氣哼哼的離開,紀春梅追上去辯解了一番。
「你別聽紀珊瞎說,她就是在挑撥我們的關係,你要是信了,那正好上了她的當。」
「那她說的都是假的嗎?你不是追著那個什麼陸知青下鄉的?」
「不是,當然不是!」
儘管紀春梅反應很快,但是她一瞬間的不自然還是被常國營捕捉到了。他們都是軋鋼廠子弟,他跟紀珊也認識,以前丈母娘和紀珊打仗的場景,大家都見過,知道紀珊嘴巴不饒人。
他知道,紀珊說的生了孩子、相處一年之類的話,肯定是在胡說八道,但是追著人家下鄉這事兒,應該是真的。
也是,就她媳婦兒這副拈輕怕重的懶勁兒,怎麼可能會主動下鄉?
可是這事兒是過去發生的,那時候,紀春梅還沒有和他在一起,他再追究也沒有意義。
就這樣,常國營接受了紀春梅的說法。既然不能追究,假裝相信她就是個不錯的下坡台階。
他也後悔一大早陪著紀春梅回娘家,她說是回去送人,結果是去幸災樂禍的,他都尷尬好嗎?
被人家撅回來,也是他媳婦兒活該啊。
他招誰惹誰了呢?也跟著吃瓜落兒。紀珊還強行送他一頂綠帽子。
儘管在心裡勸解自己不要介意,但是,自己的妻子為了另一個男人做了那些荒唐事,就算那是結婚以前做的,他心裡終究是不太舒服的。
他心裡不舒服,多多少少就表現了出來。對紀春梅就不像以前那麼包容體貼,在紀春梅和他母親起衝突的時候,調解的就不像之前那麼及時了。
他娘和紀春梅起衝突,通常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紀春梅確實非常好吃懶做,二是她嫁過來兩年半了,一直沒有懷孕。
以前他娘一開始嘮叨,他就立刻介入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