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銷路一旦打開,整個流程就走順了。楊文遠搖身一變,兼任了楊記的銷售經理。親姐姐還給他製作了精美的名片呢。

楊文珍把楊勇和李曉西的創業故事寫成了一篇文章,在省報上發表,同時還配上了楊記產品在省城商場貨架上的圖片,以及人民群眾圍的里三層外三層——等著試吃的照片。這是楊文遠拍了寄回來哄爹媽開心的。正好給她的文章當配圖了。

還有一張工廠的照片。工廠雖小,但是在楊文珍的建議下,搞得特別光鮮明亮,產品包裝也做的精緻大氣,一看就很有發展前途。

楊文珍這麼做,是要給楊記打造名聲和口碑。

他們這個縣城,在天然資源方面並沒有什麼優勢,上輩子一直是個國家級貧困縣,後來為了脫貧,引進了一些污染企業,有個別村莊甚至成了遠近聞名的癌症村,實在令人痛心不已。這輩子,就換個發展方式吧。

楊文珍希望可以把楊記打造成城市名片,帶動本縣的種植、養殖業的發展,同時看看能不能再發展一些環境友好的產業。

當然了,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全靠父母和弟弟了。

遠在省城的楊文遠噴嚏連連,整個人都懵了。

第431章 親媽後媽都不當了(47)

說起來,這個小縣城是幸運的,不光有楊文珍為它考慮,還在1990年迎來了一位新縣長,是位畢業於滬市某名牌大學的青年才俊,姓胡,應該是來歷練的。上輩子他應該也來了,但是原主對他沒有什麼印象。

這輩子,這位胡縣長一到了縣城,就開始「微服私訪」,各行各業都兼顧到了。楊文珍見到他,是在學校里。人家招呼都沒提前打,帶著自己的秘書溜溜達達的就來了。校長還能怎麼辦呢?當然是打起精神接待了他。

從聊天中得知,他們學校竟然還是胡縣長就任以後考察的第一站,校長心裡既有種微妙的自豪感,又有點忐忑。畢竟,平時上級來檢查,都會提前好久下通知,學校會組織全校師生大掃除,別說地面和窗戶了,就連牆壁都會拿砂紙打磨一遍,務必讓整個校園煥然一新。現在這個樣子,也不知道縣長會不會挑毛病。

但是很快,校長就把自豪和忐忑全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只剩下了麻木,以及,想要「以下犯上」。

胡縣長沒有在辦公室里和校長以及其他校領導座談,拉著大家滿校園轉悠,路過哪個辦公室都進去看一眼,和老師們打個招呼,隨便聊幾句,然後轉身,前往下一個辦公室。直到他看到了桑文登同志的辦公室,才徹底駐足。

胡縣長看了一眼正對門的牆上掛著的大號錦旗,轉過身,背對著桑文登,面對著陪著他的校領導,捂著臉笑得全身顫抖。

他的秘書站在一邊抬眼看天,全體校領導都下垂著眼睛看地,所有人都一言不發,直到他笑夠了,自己停了下來。

大家這個時候才明白,這位縣長,特麼也是個吃瓜群眾。難怪每個老師都打招呼,還問人家叫什麼名字,合著是在找男主角呢。

真到了男主角這兒,他倒是不用問了。那面錦旗明晃晃的昭示著辦公室主人的身份。

胡縣長覺得,今天他看到錦旗就圓滿了,別的細節都可以不用再深入了解了。他覺得自己長見識了,沒想到這個地方的人這麼有意思,竟然還有人為這種事情特意送錦旗,真是小刀拉屁股——開了眼了。

好奇心滿足了,胡縣長才開始辦正事兒,和校領導和老師們開了一場座談會,了解了鄉鎮教育目前存在的困難和亟需解決的問題。然後,連頓飯也沒留下吃,帶著秘書就走了。

校長對他又愛又恨!心裡卻真實的期待著,這個年輕的縣長能給鄉鎮教育帶來更多的好處,注入更多新風。

此後,楊文珍在自家的工廠里也見到了他。楊記的門市部和工廠已經分開了。他之前已經悄無聲息的在門臉消費了一次,沒有暴露身份。

考察工廠倒是沒有搞突襲,大概是之前做過功課,對於楊勇和李曉西夫婦多少有些了解,擔心自己突襲會讓這對樸實的農民夫婦感到不自在,所以提前給了通知。李曉西出於穩妥,叫來了女兒幫著一起接待。雖然工廠的設計和生產流程、產品質量控制她都很清楚,也知道這樣做的緣由,但是她覺得,她講的不如珍珍講的好聽。

胡縣長見到她還挺驚訝的,但是很快也就瞭然了。楊勇和李曉西本來是一對普普通通的農民,做點小生意屬於正常,把生意做大了也屬於正常,但是在把生意做大的同時,又能融入先進理念,把眼光放長遠,堅持可持續設計,就有點「不太正常」,不是他對農民有歧視,而是在某種程度上,人的身份和經歷,決定了他的眼界和見識。這會兒他大概明白了,小楊老師可能就是夫妻倆背後的「高人」。再加上楊廠長夫妻倆也勤奮好學,不斷提高自己,人家能發展的好,也就不奇怪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