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雙方和談,便是必然的選項。
鄧將軍比之他父親鄧老將軍,更多了穩重跟機警,嗅到這個機會之後,便立刻請紀大人過來商議。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廣寧衛從此要馬放南山。
而是拉攏一部分人,分化他們的勢力,以後這邊的防禦壓力越來越少。
對昌河州百姓來說,這裡也越來越安全。
紀楚聽得入神。
少打仗,正是他的想法。
沒想到跟鄧將軍不謀而合。
「鄧將軍好謀略。」
紀楚剛說完,鄧將軍便笑:「怎麼會是我的好謀略,分明是你的。」
這是學的曲夏州啊。
鄧融跟他弟弟鄧成常有書信往來。
在廣寧衛做的事,不過是曲夏州復刻而已。
更因為他們早就做好準備,兵精糧足,可以更快施行。
紀楚擺手:「還是將士們勇猛,這才是和談的基礎。」
否則人家為什麼跟你談?
這話也沒錯,聽得鄧將軍身邊將士們,忍不住露出大牙。
即便是互相恭維,這話也是好聽的!
既然有了計劃,剩下的便是施行。
「他們需要鹽巴。」軍需官老董上前道,「紀大人,好久不見。」
軍需官老董,便是當年去曲夏州沾橋縣買棉衣的人。
十萬棉衣的事情,都被他談成了,後面轉為軍需官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其實紀楚跟老董早就見過,不過這么正式會面還是頭一次。
畢竟兩人都很忙。
老董還要負責火器作坊的運轉,簡直腳不沾地。
這會過來,也是再次確認草原需要的東西。
鹽巴,香料,還有針線等物,都是必需品。
這些東西並不難弄。
尤其是鹽,昌河州有兩個鹽場,足夠用的了。
剩下的東西,再一一調過來。
他們要拉攏草原上好好過日子的部落,肯定也是有誠意的。
有他們互相牽制,對邊關來說,壓力也會更小。
紀楚思索片刻道:「再送一百套棉衣,至於怎麼分,就看他們自己的。」
對於現在的廣寧衛來說。
棉衣自然不算什麼。
不僅士兵們人人都有,庫房裡甚至還有庫存,撥出一百套出來,不算什麼。
對昌河州的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關外卻是極為珍貴的禮物。
有這份東西押寶,甚至比得上更容易獲得的鹽巴。
「送出去的棉衣內里繡上編號,如果他們的棉衣被其他人搶走,更方便尋找。」
這不是要挑撥他們的關係,如果那些人不去搶,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若是搶了,也知道是誰搶走的。
紀楚當然希望,大家都是熱愛和平的。
至於他們心裡怎麼想,全看他們自己了。
等廣寧衛這邊的事情商量差不多,九月份的大雪已經落下。
草原部落的侵擾逐漸結束,該他們這邊的軍需官上場了。
這事交給鄧將軍,紀楚也是放心。
真正的將軍,必然是文韜武略。
再者,他在州城,一定是他的後盾。
廣寧衛定下計劃,按部就班施行。
一百套棉花,各色必需物件,以及各類瓷器陶器,全都在廣寧衛倉庫放著。
紀楚則要回州城了。
年底,衙門事情也多。
一個是麥種跟棉籽的分配。
還有十二個縣官員考核,以及本地扶濟名單等等。
甚至還有畜牧司下幾個養殖作坊的過冬問題,全都需要查看。
與此同時。
紀楚跟鄧將軍的文書已經到了京城。
皇上與閣臣們一一查看。
文的方面的,麥子棉籽,全都發展順利。
兩樣農作物的產量,更是讓不少人驚嘆。
還有另闢蹊徑的畜牧司,成功緩解了本地人跟棉花的衝突,讓以後的棉花種植可以暢通無阻。
武的方面更不用講。
給了足夠的預算,後勤補給沒問題,廣寧衛一定能守衛好邊疆。
今年秋收的損失甚至是零,所有村子都有防禦,都沒讓對方得逞。
這自然不是一件事的功勞。
是方方面面的成功。
「好個紀楚!太好了!」皇上眉頭都舒展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