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看了那麼多地方奏章,只有紀楚這裡最讓人高興。

當然,奏章上並非只有誇讚,還有很多實際遇到的問題。

比如地方比較窮,道路不通暢,地廣人稀,需要人口補充等等。

還有沿海四個縣的百姓,沒有照顧到。

以及畜牧司剛剛成立,還未有真正的盈利,需要進一步跟進。

可這些事跟平臨國其他地方比起來,那還是問題嗎?

看看其他地方奏章,不是這裡乾旱少雨,就是那邊堤壩有問題。

還有鬧蟲災的,還有因為搶地搶水源打起來的。

薛明成所在的浙東,利益集團更是糾纏不清。

皇上有時候都在想,算了,懶得搞了。

反正平臨國整體看起來還行,多數人的生活不成問題。

一些士族太難收拾,可他們又沒有謀反之心,不必趕盡殺絕。

可一個紀楚,一個薛明成,卻能把事情都給辦好,讓他反悔的機會都沒有。

外面有他們。

京城還有人盯著。

盯著他的人,是以許義許閣老為首的先太子黨羽。

沒錯,先太子的黨羽還在。

就是那群信奉禮義仁智信,以及民為重,君為輕的那群人。

不管太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可他表現出來的,便是極為欣賞民重君輕的讀書人。

以至於他的身邊,除了少數沽名釣譽,以及牆頭草之外,還真有這樣的能人賢才。

許義許閣老就是其中之一。

這群人,當初是為這個信念追隨的先太子。

先太子過於迂腐害死自己之後 ,他們確實沉寂了一段時日。

但隨著許閣老重新起復,這些人也陸陸續續站了出來。

他們或許信錯了先太子,也看錯了先太子。

可他們以民為重的想法沒有錯。

加上當今皇上前些年為了拉攏他們,確實做了不少這樣的舉措。

還有紀楚,薛明成他們在任地里清除豪強,更讓這群兩袖清風,鐵骨錚錚的讀書人堅定信念。

用紀楚的話總結就是。

先太子是個窩囊的,但他的想法沒錯,所以靠著這個想法吸引到不少有共同理想的有志之士。

當今皇上是個投機且聰明的,也因為投機,不得不照著先太子的路走,好拉攏人。

於是,這般有活力,有信念的班底便組成了。

不管皇上心中如何想。

他只能這麼走下去。

否則就是自刨根基,以他的投機心理,不會這麼做。

所以不管願不願意,只能照著這個方向走下來。

逼不得已去做個明君。

以這位的聰明,知道自己的路已經怎麼做。

有種公司老闆想躺平,可手底下員工們不願意的感覺。

員工不僅不願意,還要給其他底層員工爭取福利。

可其他地方,哪有昌河州的政績啊。

而且昌河州也要朝廷撥款,其他地方更需要銀錢。

皇上想建的新宮殿,都被朝臣們婉拒。

為什麼?

因為沒錢!

您就別想了!

不是礦路開的好,不是曲夏州的工業作坊園,咱們只會更缺錢。

這種情況下,昌河州的好消息,簡直讓皇上長舒口氣,他笑道:「不錯,再等個三五年,昌河州的棉花產業,養殖產業,必然蓬勃發展。」

到時候,就跟曲夏州一樣,可以反哺朝廷,解決他一塊心病。

有皇上這句誇讚,昌河州的政績被整個京城傳頌。

聽聽人家的麥子產量。

聽聽人家的棉花產量。

誰聽了不羨慕?!

最羨慕的,還有後面那句話。

「那裡地廣人稀!好多地都沒人種,只要有人過去,直接免費送!」

在人口擁擠的京城,中原,江南等地,聽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假的吧,不是說昌河州土地非常肥沃嗎,看那糧食產量更是極高,怎麼可能有空地。」

放在他們家鄉,但凡是塊好田,都會被搶破頭啊。

否則怎麼會因為搶田的事打起來的?

「這你就不知道吧?那昌河州的冬日長達半年,冬天太冷了,所以沒人住啊。」

「以前甚至沒有人種地,都是漁獵為生,所以人少地多。」

原來是這樣啊。

那麼冷的冬天,肯定會凍死人。

「也不對,現在有棉花了,豈不是可以扛過冬天?」

「沒錯,聽說他們還在推廣火炕,以及兔毛衣服,都是為了過冬。」<="<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