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請宿主尊重任務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想到就干,趙福金可不想辜負好不容易當一次女皇的機會。

趙福金回去後又發布了一系列政令,首先就是修路,其次就是針對北地生意人的優惠政策,朝廷鼓勵大家去北地做生意。

一時之間,北地再也不是人們口中的荒蠻之地,而是一個淘金之地。

北地火了之後,趙福金的錢袋子也鼓了。

於是,靖安四年夏天,趙福金率領大將韓世忠、張伯奮、金俊親征朝鮮,此時的朝鮮還是高麗國,君主是高麗毅宗,名字叫王晛,歷史上他曾經被金國冊封過,屬於金國的附屬國。

不過在趙福金這裡不存在,她要把這片土地拿下,從此變成大宋的,什麼附屬國之類的,她才不要。

她的計劃里是每占領一個地方就派趙家子弟過去治理,同時傳播漢字和漢文化,推行漢化教育,包括飲食,穿衣,生活習慣等,等到百年後,這些地方徹底歸心,就會成為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趙福金大兵壓境後派出使者去跟高麗國通牒,讓他們投降,不然就等著被滅國!

高麗國的朝堂上頓時炸開了鍋,他們有的主張打,有的主張降,一時間僵持不下。

最後,高麗王決定派出使節去跟趙福金談判,看看能不能爭取一些有利的條件。

然而,趙福金根本不給他們機會,她在現代就非常討厭棒子國夜郎自大。

本著先禮後兵不傷人的情況讓對方投降,畢竟在她眼裡對方的百姓是自己的子民。結果對方頭這麼鐵,他們是不是覺得自己比完顏氏還厲害?

想到棒子在現代竟然說長城是他們的,漢字也是他們的,連端午節都是他們的,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趙福金決定還是由她這個爸爸教他們做人比較好,她率領大宋鐵騎用將作間新研發的手雷、火銃、炸藥包、投石機、床子弩這些先進武器直接攻破了高麗邊境城池,宋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高麗國都。

高麗國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擋大宋的精銳之師,被打的節節敗退。毅宗王晛眼見大勢已去,只好帶著群臣出城投降。

趙福金接受了他的投降,並宣布高麗國從今往後成為大宋的一部分。

她打算把王氏皇族整個帶回大宋,空給他們封了個君王的封號,又安排了一座府邸安頓他們,別的啥都沒有,每年領奉銀就行了。

王氏一族從皇宮出去的時候趙福金只允許他們帶自己房間內的東西,剩下所有一切都收歸國有。

不過實話實說,此時的高麗是真的窮,經濟不行不說,國家也就是個彈丸之地,也沒有什麼好的出產。

趙福金在王宮轉了一圈,直到看到他們的國庫後她不禁扶額輕嘆,MD,虧了,感覺把這裡打下來是為了扶貧。(看過的幾本書上有記載,古時半島確實窮)

要不是想到這幫人在後世使勁蹦噠噁心人,她才不想要這個蠻荒之地。

接下來,她任命趙姓宗室子弟趙克家為高麗布政使,主管此地政務。

又安排了一批得力官員管理高麗,同時把玉米、土豆、棉花、洋蔥等高產實用的農產品運到此地分發給百姓,接下來又推行漢學,把一批屢試不第的學子送過來教化百姓。

又把一大批貪官犯人遷到這裡種地建房,跟當地人通婚。

同時,她還在這裡徵招了一大批青壯加幾軍隊帶回大宋。

把這裡的一切事宜安排好之後,趙福金班師回朝,回京時,除了朝鮮王族之外,他還點了一大批在當地擁有話語權的貴族跟自己一起走。

她這麼做是為了避免天高皇帝遠,這幫人慢慢生出不臣之心,帶回大宋後是龍給我盤著,是虎給我臥著。能為自己省不少事。

這一仗從開始打到班師回朝用了半年時間,回去時地都上凍了。

她從東北走的時候給軍隊做了安排,凡是駐紮在此地的軍隊都要學會種地種菜,養豬養雞養牛羊。

這一部分統稱為後勤隊,主要保證軍隊平日的供給。

同時還給他們留下不少菜種,其中就包括紅蘿蔔,白蘿蔔,洋蔥這些耐放耐儲存的蔬菜,同時還給他們留了兩張方子,一張是菜乾的曬制方法,一張是各種醃菜的製作方法。

她既然知道,就肯定要教給大家,餓誰都不能餓著軍隊,閻王還不差餓兵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