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娃養我日常[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知道兒子不在,趙如月和寧紹明就什麼都明白了。

寧紹明故意逗她:「爸爸媽媽這裡沒有燒鴨,每天吃飯和青菜。」

寧時夏聽了覺得爸爸媽媽好可憐,她跟哥哥在家偶爾還能吃上一回燒鴨,隔三差五也能吃一次豬肉,可爸爸媽媽只有飯和青菜吃。

「等你們回來,我給你們買,」寧時夏突然壓低聲音,小小聲地跟他們說自己的小秘密,「我偷偷存了十塊錢呢,能買半隻,到時候我跟哥哥不吃鴨腿了,都給你和媽媽吃!」

兩人跟女兒又聊了好一會兒,直到電話卡的錢花完,兒子還沒回來,只好說改天再給家裡打電話,然後先把電話掛了。

掛了電話,夫妻倆對視一眼,忍不住一起嘆氣,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孩子確實像一張白紙,他們不守著這張白紙,不及時往紙上畫東西,就有可能讓別人鑽了空子,在這張白紙上亂畫。

趙如月站起身,讓寧紹明繼續占著位置:「我再去買一張電話卡。」

寧紹明問:「天色不早了,要不我們先去吃晚飯?晚點再打回去,兩個孩子和我爸媽肯定都在家。」

他想好好問問自己父母,怎麼能讓大嫂在孩子面前亂說那樣的話!

趙如月搖頭:「不用,家裡過兩天再打回去,我再去買一張電話卡,等會兒給我娘家人打電話。」

她娘家跟寧家就在同一個鎮子的另一條街上。

趙家在小橋街,寧家在大橋街,兩家還剛好位於兩條街的銜接位置,直線距離不超過四十米。

寧紹明以為她想給娘家人打電話,讓娘家人去家裡看看,順便警告一下大嫂:「讓你媽去家裡看看也好,大嫂這次太過分了,怎麼能教孩子說那種話,也不知道她平時是不是也在孩子耳邊亂說!」

誰知趙如月並沒有讓娘家媽去說的意思:「我們沒有證據,大嫂不會承認的,以她那脾氣不管有理沒理,只要我們不在,她看孩子好欺負,肯定跑到家門口鬧起來,跟鄰居大聲嚷嚷,沒準還要倒打一耙,說是孩子自己胡言亂語的話,到時候嚇著孩子反而不好。」

如果趙如月在家,她是不怕她的,畢竟自己娘家離得近,底氣足,本身也不是什麼軟柿子,寧紹明還向著自己,以前跟大嫂對上從來沒輸過。

只是壞就壞在,她不在家,對於家裡的事鞭長莫及,她娘家人也不好隨便插手婆家的事。

趙如月繼續說道:「我們這邊剛掛電話,就給我娘家打電話讓我媽上門,倒像是我們在找事,我娘家沒裝電話,得打到街上小賣部或者我三叔家,這兩個地方人多口雜,到時候這事,保不齊被宣揚得街上所有人都知道,家醜外揚,你爸媽不一定樂意。」

寧紹明:「也是……」

其實趙如月更擔心,萬一這事被鎮上的人議論紛紛,孩子會遭受非議,他們肯定走到哪裡都會被人逮住問。

不管那些問的人是好心還是惡意,對孩子來說都不好受,誰也不樂意總是被人逮住問同一個問題。

大嫂是長輩,天然對小輩有壓制,到時候自己的孩子被故意為難,孩子估計都不知道怎麼回事。

他們當父母的不在,孩子被欺負了也是白白被欺負,口苦難言。

等他們春節回去,事情都過去那麼久,黃花菜都涼了。

她打算迂迴一番,問問兒子家裡的情況:「我妹妹的小兒子應該快辦滿月酒了,我給她打電話,再叫她給我媽打,讓我媽帶著小秋和小夏一起去吃滿月酒,就說讓他倆代表我們出席,吃席那天再打個電話回去,仔細問問小秋。」

讓兒子親自跟寧紹明說,他才能明白,事情比他想像中的更嚴重。

她娘家人嘴嚴,小妹又沒嫁在附近,她婆家離榕溪鎮很遠。

電話打到那邊,別人聽說她打電話給小妹,也只會以為她是特地打電話回去,問候剛出月子的妹妹。

兒子早熟,仔細問應該能問出一些東西。

離開婆家人的手能伸到的範圍,兒子才敢說真話,要不然每次打電話回去,公婆和大哥大嫂,甚至鄰居都在旁邊聽著。

孩子受了委屈敢抱怨嗎?

還不是只能說家裡都好,讓他們放心。

女兒年紀小,童言無忌倒是什麼都敢說,只是也因為她太小,很多東西都意識不到,導致知道的不敢說,敢說的不知道。

*

寧時夏開開心心地掛了電話,離開大伯娘房間。

走到堂屋,看到難得不湊在電話旁,一起聽電話的大伯娘坐在堂屋烤火。

寧時夏樂呵呵地跑過去告訴她:「大伯娘,我爸爸在電話里說,過年回來給我買一個滑板,還給我哥買一輛自行車!」

王海燕表情語氣都很誇張地『哦喲』一聲說:「你爸爸這麼有錢啊!那他有沒有說給你時春哥和丹萍姐買什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