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汴京市井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又問了另幾人,回答都無甚出彩的。

虞蘅點點頭,轉過頭來尋穿靛衫子的那個:“你叫什麼?”

“姓何,在家行二。”何二娘怯怯的,沒了方才回答時候激動。

雀兒臉色有些不好,這是沒看上她。

陳牙婆大抵是收了這雀兒好處,還想再與虞蘅推一推:“小娘子要會做菜手藝的,還是雀兒出色些。”

虞蘅卻道:“雀兒與何二娘,我都要了。不知索價幾何?”

原本以為只能賣一個的,沒想到送出去一對,今日走大運了!

陳牙婆喜上眉梢:“小娘子好眼光,這兩丫頭可是我這天資最佳的。”

她牙上還有片菜葉,一笑,便露了出來。

虞蘅板著臉,怕自己一旦笑出來,那價錢便跟漲潮似的,忍得很是辛苦。

“旁人來問,我都是叫十八貫的,雀兒手藝又好……小娘子爽快,我便只收你十六貫一個。”

“不能少些?”

“小娘子不知,我們家已是汴京城內最實惠的了。”陳牙婆賠笑。

好貴,阿盼皺眉,拽拽她袖子:“蘅娘子不是說只買一個先。”

虞蘅點點頭,似乎真斟酌起來:“我想了想,似乎也不必這麼著急買,咱們再看看。”

說著,牽了阿盼就走。

旁的牙人見她走開,已經在招攬她去自家瞧瞧了。

陳牙婆不願嘴的肉飛了,忙道:“小娘子留步!其實還能再商議商議!”

“十五貫怎樣?”

虞蘅仿佛沒聽到般。

陳牙婆一咬牙,追了上去:“十四貫……不,二十七貫!二十七貫,雀兒與何二娘,都與你帶走!”

虞蘅站定腳跟,露出個得意笑。

給何二娘與雀兒添置了鋪蓋、日用等,四個人手裡大包小包,好在離家不遠,走著便也到了。

離了牙行,阿盼悶悶不樂,虞蘅以為她是嫌貴,安慰她:“已經很划算了,放在往年,奴僕價貴時,動輒二十貫一人。”

阿盼卻不是為銀錢生氣。

原本她還遮遮掩掩的,怕被認出來,可見陳牙婆徹底沒認出她,心裡反而不痛快。

這怎麼說呢?好似你如今過得很好,卻沒辦法叫你的仇敵知曉一般。

不過蘅娘子說得也對,自己過得好不好,自己知曉就成了,何必要叫人盡皆知。

第23章 考校廚藝

那間腳店虞蘅去看過,原先的主人很愛惜房屋,磚地上還鋪了地衣,牆也新粉刷不久,只需修補修補縫隙,再把前陣子陰雨時霉了的牆角刷一刷,換幾個漂亮擺件,剩下就是捯飭後院跟灶房的功夫了。

院子比從前在城外賃的那間還小,只夠住下兩人,虞蘅原本沒打算添兩人手,東西已搬了一半,眼下只好繼續搬,便叫阿玲、阿柳先住孫娘子家,那邊繼續賃著。

——雀兒是上一家僱主給起的名字,何二娘沒有名諱,總這樣叫著,有些怪且生分,乾脆便都改了名字。

雀兒便喚作阿柳,何二娘則挑了阿玲。

東西什麼都有,換上自己床鋪就能睡,倒是省錢,花錢最多的還是廚房兩口鍋。

在保留原先的土灶大鍋基礎上,虞蘅到底又打了兩口輕巧的帶柄小鍋,就連最纖瘦的阿柳都能拎動,好掌握、好顛鍋。

這樣,許多輕快的小炒就能貼上虞記食單子了。

阿柳阿玲到店第一天,來不及做午食,四人將就吃了阿盼從外頭買回來的餺飥與炊餅,雞湯餺飥里加些醋,配自家泡的辣蘿蔔,吃得也很盡興,唯有阿柳不大習慣。

一是不慣與主家同桌而食,心裡忐忑,一是見阿盼嫌素炊餅沒味,竟徒手掰餅,夾些辣蘿蔔進去,張口便咬,不幾口便吃完臉大一個餅,很不怎麼雅觀。阿柳既驚駭又嫌棄,怎有姑娘家這麼能吃,吃得這麼快?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