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喚春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此時,周宅有貴人的流言已經傳的滿城風雨,漸成鼎沸之勢。何彥之聽聞後,便來了一趟東府。

重陽宴上,劉夫人見過喚春後,便不贊可二人交往。只說薛氏才色過人,終非池中物,不是他配得上的,讓他再考慮考慮周氏的女兒。

何彥之向來清高,不屑攀名附利,所交遊的都是一時才俊。心知母親反對他和喚春交往,哪裡是怕他沉溺美色,荒廢了正務,畢竟他不沉溺美色的時候,也沒幹幾件正務。

歸根結底,母親不過就是嫌棄喚春是個空有高門之名的寡婦孤女罷了,不若周氏豪霸江東,風頭正盛,於是心生逆反,愈發不願接觸周氏的女兒。

近來聽聞金陵流言後,何彥之心中便有了譜,知是晉王已有決定了。

先流言造勢,再遣人提親,那新王妃就是天命所歸了。

「殿下選擇了義興周氏?」

何彥之茫然發問,先前棲玄寺祈福被迫中止,晉王也沒說看上了哪家女郎,怎麼突然留心周氏了?

蕭湛坦然道:「重陽宴上我和周泰聊了幾句,石頭城是金陵門戶,位置關鍵,絕不能有失。周氏跟王氏有姻戚,我對周氏始終不放心。」

何彥之便知曉晉王大約是想通過聯姻拉攏周氏,他搖了搖頭,不大讚可,「周氏宗族強盛,若周氏女成了王妃,周氏便是將來外戚,外戚只要門第合適即可,無需太過強盛。」

可蕭湛自有一段心事,遂擺擺手道:「這你不必擔憂,我自有道理。」

「那王公和大將軍知道殿下的決定嗎?」

雖說續弦是晉王的私事,可畢竟關乎將來外戚問題,若王氏兄弟對新王妃的家世有異議,怕是要費些波折。

「此事我已告知王肅,想來他們兄弟都已經知道了。」

何彥之點點頭,不再多言,周氏雖強盛,但若成了外戚,與晉王利益綁定後,起碼不用擔心他會協助王大將軍造反。

如今當務之急是拉攏盟友抗衡大將軍,至於怎麼抑制周氏,那就是後話了。

何彥之起身,準備作辭時,忽而聞到晉王身上有一股似曾相識的香氣,不由腳步一滯,問道:「殿下換了薰香嗎?今日熏的什麼香?頗為獨特。」

蕭湛怔了一下,手指不由蜷縮了起來,含糊道:「這些都是郡主準備的,我不清楚。」

何彥之若有所思,又嗅了嗅那香味,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哪裡聞過。

第25章 人逢喜事晉王要在周氏擇一女續弦

蘇姨母一家來了後,家中姊妹便又多了個蘇靈均,喚春見她家中清貧命苦,素日裡便也多照顧她一些。

這蘇姨母自來了周家後,是一刻都不閒著,每日不是去跟周老夫人請安說話,就是來看周家姐妹,沒兩日就把周家上下情況摸熟了。

得知喚春姐妹的情況後,也時不時來串個門關心,閒聊之際,還總想勸說喚春回去梁家守寡。

那豫章梁氏也算是當地望族,她女兒想嫁個這樣的人家尚求不得,喚春跟前夫有個兒子竟然還想改嫁?

蘇姨母覺得她純粹就是好日子過的太多,不知外頭窮人的艱辛。

富貴人家才養得起寡婦,窮人家的寡婦生計艱難,才不得不改嫁跟人搭夥過日子。她在梁家有兒子有指望,那梁家又願意供養她,何必非要鬧改嫁,讓人覺得她不安於室呢?

喚春也只是靜靜聽著,含糊敷衍著。

她心裡雖覺得這話可笑,卻也不曾嘲笑過蘇姨母,只是覺得她很可憐。

蘇姨母曾經也是吳郡望族閨秀,年輕時也能勇敢做出追求自由的壯舉,如今竟被現實磋磨至此,覺得只要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安穩日子,連守寡都是幸福。

喚春從容對她道:「我父親在豫章為太守時,朝廷便有政策,讓郡守統計本郡縣寡婦人數,由官媒安排改嫁。當時也有很多婦人愛惜名聲,恥於改嫁,甚至不惜自殘毀容來拒絕改嫁,官府為此做了很多努力。家父若還在世的話,定然會以身作則,主動將我改嫁來響應朝廷政策,為百姓做表率。我是孝女,理當遵從先父心愿,不能讓父母失望。」

蘇姨母便啞口無言了,百善孝為先,人家都說了改嫁是遵從亡父心愿,她總不能再攔著不讓人做孝女吧?

閒聊幾句後,蘇姨母也覺得沒趣兒,就訕訕離去了。

蘇姨母前腳剛走,響雲就鄙夷地啐了一口,翻著白眼道:「阿姐,你跟她客氣什麼?虧了先前你還幫她說話,覺得她是個真性情的。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老而不尊,你就該照臉啐她!自己女兒一把年紀嫁不出去,還想來耽誤姐姐的青春年少,她有空管人這閒事兒,還不如多想想自家閨女的婚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