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村霸靠簽到系統養夫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趙年年一直沒敢露面, 顯然也已經想到了這點, 躲在屋裡嗚嗚咽咽地抽泣起來。

周衙役帶人走了幾步,又突然是想到了什麼般回過頭來:「差點忘了,還有個叫趙小寶的,也一併帶著。」

人群又開始騷動起來。

---

只聽說有縣太爺的,從沒聽過「鎮太爺」的說法, 縣可以說是大燕朝的最基礎的行政單位。鎮子裡面雖然也有官府衙門,但非特殊情況縣太爺其實很少到這邊辦公,百姓若有什麼事情需要狀告伸冤需得進到縣城裡面。

原主以前也沒少在縣城裡鬼混,不過戚長夜和趙歲歲都是第一次來,桐哥兒就更不用說了。

縣城要比鎮上繁華熱鬧上許多,他們是借著步大當家的馬車趕過來的——說來正巧,新任知府從京城赴任,皇都距他們這地方相隔甚遠隔了差不多有一個月的路程,除了朝廷派的護衛以外知府大人家中也尋了鏢局陪同,正是步大當家所在的那家。

歩氏鏢局在整個大燕都頗有些名氣,據說上頭後台極硬,再往後就要扯到什麼官員黨派了,歩氏鏢局也是想借著這次機會在這邊府鎮上設立分堂。

步當家正好有事要去府城面見知府大人,戚長夜他們來的正是時候,也不介意再多捎帶上幾人。

至於為什麼此案會經由知府親自過問而非縣太爺……原因其實非常簡單,無非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罷了。隱瞞身份偽裝成稅官進村是為了了解當地百姓收成和生活,坐堂審案則是為了給自己博個名聲。

戚長夜瀏覽過原主的記憶,隱約能從中判斷出前任知府其實並不是個多麼愛民的存在,在百姓間的口碑名聲也不是很好。

他們這地方天高皇帝遠的,來這兒當官和做土皇帝也沒什麼差別。調任下來後前任知府倒是甩甩袖子一走了之了,卻給這位新來的官大人留了一攤子爛帳,城中商戶勢力分布等方方面面都有前任的影子,新來的大人若想立威肯定是要對他們動手的。

這位新來的姜大人便搞出了「挨個縣城巡迴審案」的名頭,每個縣衙各呆上幾天,甚至特意免了這幾日的擊鼓殺威棍,戚長夜不用想都知道擊鼓鳴冤的人里肯定有不少是他提前安排好的,屆時他們一唱一和,再扯出幾個昔年錯判的冤案假案來還以清明,姜大人既得了威名又揚了民心。

而戚長夜特意在這種時候交了訴狀,也是因為他這點兒事兒根本就算不得事,知府大人揮一揮手就能解決,他告的只是個普通百姓,又能和私事家事扯上關係,倘若要狀告某個商戶某位大人……狀紙都未必能遞到官衙裡面。

——因為他們要提前判斷被告的人是否是他們的動手對象、是否會對他們的計劃存在影響。

總之,戚長夜將能想的全部想到了,今日出了這縣衙大門,日後別說是上門來找他們麻煩了,趙家人怕是只聽到他們名字就要被嚇破膽了。

戚長夜拍了拍趙歲歲的頭,示意他不要害怕。

趙歲歲也深吸口氣鎮定下來。

他們來時已是下午,前面還有幾樁案件等待審理,待到趙家人被帶到縣衙里時剛好也正輪到了他們。戚長夜一行走到正堂,鬆開牽著桐哥兒的手,依照大燕律例對著上方官員行過了禮。

子女告官為大不孝,無論出於何種緣由都會被官府拉出去打上幾十大板被十里八鄉戳脊梁骨罵,可告官的人是戚長夜啊!戚五父母現今正在楊溪村後的大山裡頭埋著呢,他現在又沒和趙歲歲結親連個哥婿都算不上,事情便成了買主與賣主之間的矛盾糾紛了。

趙歲歲抬起頭時剛巧窺見了正上方匾額下的那位大人的容貌,立時極輕地驚呼了一聲,隨即猛地低下頭去盯著地面,再也不敢抬頭看他。

桐哥兒也是一副被嚇到的樣子,只有戚長夜依舊面色如常,似乎對這一切都毫不意外。

坐於高位上的姜大人將這一切都收入眼底,不得不在心中感嘆——他最看中的就是這戚家漢子的沉穩模樣,任你心裡想了再多,也不會被人從臉上給窺探了心思。

甚至連他都看不出來戚長夜到底知不知道他的身份。

姜大人輕輕咳了一聲,身邊師爺便問詢出聲:「爾等緣何狀告他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