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贅婿科舉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並不急在一時,崇山書院已經開始用這書了,等到三年後的鄉試,這文集有用沒用自見分曉。」不是每個人都只認名人買書,總有慧眼識物的人,這本書他不求賺錢,只求能讓更多的寒門學子看到。

南宮雲辭不知道該形容他,說他心懷天下,他根本就不在乎能不能出仕為官,造福一方;說他冷漠自私,偏偏他總能想著為那些力所不逮的人周全一二。「這書,每個府城、州、縣的書鋪都會配上幾本,無償借給那些買不起書的學子抄。」

「多謝。」

又到了徐京墨給伍班上課的日子了,一樣的長袍、一樣的無名書本。

他今天要講的事在於人的典故。典故出自《春秋》,越王勾踐在戰敗後,被敵國的赦免並回國。他一個有野心的君主,豈會甘心就此了事,為了復仇,他努力提升軍隊的戰鬥實力。其謀臣范蠡將一位射箭高手陳音推薦給了他,勾踐很重視,親自詢問這射箭的技巧,陳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在勾踐請求他將這射箭的本事傳給越國將士時,陳音欣然同意,但是他也說了,事情的成敗卻完全取決於人的努力和付出。後來越國的士兵勤學苦練,都掌握的這射箭的技巧,極大的提升了他們的戰鬥力。

徐京墨看著講堂內百無聊賴的樣子,繼續說著,「孔聖人曾注《周易乾卦》之象傳,聖人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諸君有能耐考上秀才,就沒有能耐再堅持一下去改變境況的不如意嗎?」

「徐夫子可知不是人人都能當聖人。」徐京墨跳的這個典故,誰人不知,他的用意更是清楚的不能更清楚了,但是世人總喜歡想當然。

「這是聖人言,不是喊你們當聖人。我一個贅婿都能考中舉人,還能站在這裡給你們授課,難道你們這些人有人比我還要難嗎?」

徐京墨是半點都不忌諱自己的身份,他會查這些學子的背景,相信這些學子也都知道他的背景。共情可不是嘴巴上,「我能理解你」或者「我對你的遭遇感同身受」。這都是廢話,甚至讓人聽了感覺厭倦,共情只能是因為彼此的遭遇相近。

他有些明白為什麼袁院長將伍班交給他了,大概也只有他的話,這些學子有可能聽進去一些。

講堂上,又一次安靜了下來,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的臉上的表情有些鬆動了。徐京墨也沒有繼續再說什麼,有些話點到為止就好,「第一次社會實踐課就是後日,請各位換上粗布衣裳、布鞋,最好再帶副手套。」

不是他小瞧他們,只是這群手上連繭子都沒有人,肯定是會磨傷了手的。

到了社會實踐這天,一群人都是騎著馬趕去了農莊。徐京墨早就在那等著他們了,看著有的學子依舊是一身華服,他指了指田埂上的籠箱,「這裡有圍裙、手套,你們需要的自取。」

然後又指了指另一側,「犁耙都在這兒了,一會有佃戶來教你們使用。都是當了秀才的人,可別連個犁耙都學不會用。」

二十多個人看看那滿是塵土的田地,再看看自己的衣著,有些人自覺的去取用圍裙了。

有人突然發問,「不是用牛犁地嗎,怎地要我們親自來?」

「誰告訴你家家戶戶都有牛了?一頭牛要四五十兩銀子,你知道一戶人家一年能賺幾兩銀子嗎?」

那問話的學生滿臉通紅,閉口不言。

徐京墨喊來了佃戶,讓他給他們師範一下怎麼犁地,其實這並不難學,就是拿著犁耙翻動土地,通過人力來控制犁鏵入土深度和角度。

眾人看著也覺得簡單,有些人甚至已經蠢蠢欲動想要上手試試了。

「一共六日,每人需要犁完兩畝地,完不成的記差評一次。」差評累計多了,可是會被退學的。

這些學子聽完要求,大都覺得簡單,他們看著剛才那個示範的佃戶,不一會就犁了一長列,想來這兩畝地用不了多少時間。於是有人又問道,「若是提前完成了,剩下的日子可以不去書院嗎?」

「自然可以,只是不能鬧出事情。」徐京墨相信今天以後,他們的問題就不是提前完成能不能出去玩了,而是六天時間能不能犁完這兩畝地。

劉民意高聲問道,「徐夫子難道不以身作則嗎?」

劉家乃是世家,與各家都有姻親關係,偏偏這劉民意生了顆正義的心,可惜滿腔熱血,卻無法施展抱負。他父兄都覺得他這性子會給家族招來禍患,雖然許他考功名,卻不許他出仕,若是他出仕,家族不僅不會相助,甚至會打壓他。

所以劉民意活的越來越像個刺蝟。

徐京墨一點都不在意他的挑釁,「自然要的,免得你們不服氣,不過我不需要六日,所以明日再來。」

一眾學子看看彼此,好像是這個道理,只是說兩日內完成,又沒說要何時開始。有些人嘀咕著,「要不我們也明日再開始?」

「何必,來都來了,早點做完再去瀟灑豈不快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