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羅玉娥只好把兒子押在這裡,錦娘就同他一起背,平日背一篇文章要五六日的孩子,今日竟然兩個時辰就背下來了。

這期間錦娘一直在忙自己的花樣子,這可是頭一件做出去要賣的衣裳,可不能馬虎著,還得看顧弟弟,見他背下來時也深更半夜了。

好在次日,揚哥兒就回來道:「苟先生今日誇了兒子,說只有兒子一人背下來了,多謝姐姐。」

錦娘捏了捏弟弟的小臉,全家人都是互相扶持,爹娘做家務送她去這兒去那兒,讓她沒有後顧之憂的做針線,弟弟將來若有出息,也是她的後盾。

「都是一家人,有什麼好謝的。日後,每日就在這裡背書,姐姐陪你背,從小就要把習慣養好,整日拖沓,莫說讀書,做什麼都一事無成。」錦娘摸了摸弟弟的頭。

昨日剛裁好的衣裳,今日還要刺繡,據說繡這樣一套要十日左右。

晚上羅玉娥熬了鴨子湯,錦娘喝了一碗,又道:「明早女兒就要去文繡院了,只是中午還不知道在哪兒用飯 ,怕是不會回來,你們在家自用。」

羅玉娥則道:「我晚上和你爹和好面,做些炊餅,明早你帶過去。」

「您別忙活了,那附近也有人賣吃的,您明日要不就讓爹送飯去,要不就您自個兒去,家裡要留一個人,年根底下,偷東西的賊多。」錦娘囑咐著。

夜裡,羅玉娥都跟魏雄道:「哪家的女兒像咱們家女兒操這麼多心,真的是什麼事情都想到了。」

魏雄聽了不語,心中卻還想著那道蔥潑兔,砸巴了一下嘴。

早上錦娘就起身穿戴好,把木牌戴上,羅玉娥給他們都煮了面,一人還臥了一枚雞蛋,大家吃跑了且出去,先把揚哥兒送到苟秀才那兒,再送錦娘過去。

錦娘踩著雪把木牌給守門的人看了方才進去,文繡院中下有直長,正八品,統管整個文繡院,下面又有繡工一人,都繡頭一人,副繡頭四人。

副繡頭四人分別管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四類,錦娘很快就去見了她們的繡頭,這位娘子姓顧,打扮的非常入時,頭上梳的多鬟髻,正中插著金插梳,髮髻後斜插著銀鎏金鳳簪,胸前掛著一串水晶念珠,更別提她身上穿的富麗,她曾經見過的人中大抵只有周家二夫人吳氏可以比擬了。

要說在周家,錦娘算是遇到一位好的領導,陳娘子這個人不多事,還很公平,也不欺壓她們,三年一直關係都不錯。

這位顧繡頭,潮人恐懼症有些要發作了。

這次入花鳥繡畫科一共五位,有兩位是青年婦人,約莫二十幾歲,還有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子,頭髮還未束上去應是未婚,再有一位生的頗為貌美,和她的年紀相仿。

錦娘來不及問,就聽顧繡頭說安排:「你們呢,先進來熟悉一個月,這一個月的前半個月要把宜忌規矩學好,後半個月,上半天依舊是學這些,還會請翰林院的先生來教你們作畫,下半天則跟著熟手的繡娘學,如此之後就開始上繡架。」

她們五人不敢置喙,又被帶到次間屋子裡,等教導的女官過來,跟她們講禮儀服制。

錦娘想這可能就是進公司培訓了,她拿出紙筆,聽女官講道:「后妃之服四種:『一曰幃衣,二曰朱衣,三曰禮衣,四曰鞠衣。』皇后受冊,朝謁曇靈宮,朝會及諸大事服幃衣;妃及皇太子妃受冊,朝會服榆翟……」

「常服一般為真紅大袖衣,以紅生色花羅為領。紅羅長裙,紅霞帔以藥玉為墜子。紅羅褙子用黃、紅紗衫,白紗襠褲,服黃色裙,粉紅色紗短衫……」

女官在上面講,錦娘一邊記筆記,一邊打哈欠,因為真的仿佛回到學生時代似的。

聽了一上午,肚子餓了,不過,文繡院不包飯,可以自己自備乾糧,或者出去外面吃。她和一起進來的繡娘們出去外面花六文吃了一碗餑飥,餑飥湯雖然清,但卻有滋味。

「為何這麼大的地方還不包飯啊?」有人抱怨道。

錦娘抬頭一看,原來是許三姐,她原本是吉安人,丈夫本是縣中文書,後來縣令升為京官,他丈夫也跟著過來了,只是汴京居住不易,因此出來貼補家用。

見她這般說,錦娘則想她們到底在外諸司,朝堂自然是不包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